HBO双语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他只是个拥有几百亿美金的普通人(附视频)
本文转载自lin投资学习笔记和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
HBO近来拍了一部颇受投资界关注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905y57p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国内豆瓣评分高达8.5。
《成为沃伦·巴菲特》是一个有引导性的片名,会让人有一种错觉,看完就能成为巴菲特,但看完才知道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巴菲特。这并不是因为巴菲特是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天才(虽然他的确是),而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巴菲特。正如片子一开头就说,巴菲特只是一个拥有440亿美元的普通人。
(事实上最新福布斯数据显示巴菲特总资产已达756亿美元)。
巴菲特出生在1930年,美国正好处于股市崩盘的时期。巴菲特的父亲是股票推销员,在他1岁时,爸爸失业了。他父亲当时没什么存款,却决定自己创办一家投资公司,那可是大萧条时期,现在想来,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每到周末,巴菲特总会和妹妹一起去那里玩计算器,他的妹妹清楚记得,有一次巴菲特对她说:“我要在30岁左右成为百万富翁。”她很惊讶,因为他们家从没出过百万富翁。
小时候的巴菲特,每周只有五分钱的零花钱,但他觉得不够。于是他很早就学着做生意,最开始是上门推销可口可乐、口香糖,还卖过邮报等。
巴菲特说自己很喜欢送报纸这个差事,因为这样他能规划自己喜欢的路线,早上5、6点钟的时候没有人能打扰他。
他每天送500份报纸,每份报纸赚一美分。算起来没有多少,但因为复利效应,当年攒下的一美分,后来变成了几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
大学时,巴菲特遇到塑造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人,本·格雷厄姆。格雷尔姆创造了“价值投资”这一术语,并塑造巴菲特“雪茄烟头”的投资方式。
20岁时,巴菲特离开学校,开始卖股票。
26岁,当巴菲特回奥马哈后,他租了一间房子,建立了第一个合伙公司,花了105100美元,巴菲特出了100美元,其余人出105000美元。头6年的时间里,他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单干。
对于一家公司,有多少是流通股、公司市值、公司收入等,巴菲特比别人都了解。
巴菲特29岁时,第一次和查理·芒格见面。芒格马上发觉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尔后芒格改变了巴菲特只买便宜股票的投资方式,而是合适的价格买下优秀的公司。
芒格评价巴菲特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巴菲特在评价自己的过去时十分残酷。
巴菲特32岁时,把办公室搬到基维特广场,届时他已经投资了700万美元,很多都是利润。
35岁,巴菲特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
42岁,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
43岁,巴菲特开始买进《华盛顿邮报》。
53岁,巴菲特买下Blue Chips的控制权。
56岁,巴菲特净资产13亿美元。
57岁,巴菲特买下所罗门兄弟。
巴菲特很重视好的声誉,他会让大家知道,他在收购企业时不会破坏企业本身,不会清洗管理层。所罗门事件时,他担任临时董事长,他说,“公司如果赔钱,我会理解;但公司赔了声誉,我会毫不留情。”
58岁,巴菲特开始买进可口可乐。
66岁,巴菲特净资产150亿美元。
67岁,巴菲特收购DQ。
72岁,巴菲特收购鲜果布衣。
76岁时,巴菲特净资产460亿美元。
79岁,巴菲特收购伯灵顿铁路。
如今87岁的巴菲特,净资产756亿美元。
201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61家子公司,47家少数控股公司,33.1万名雇员,公司收入2108.21亿美元。
而股东大会从以前的30人在自助餐厅举办,发展成40000人聚集起来庆祝的盛会,
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以下8点:
爱读书
巴菲特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且比大多数孩子读书都要多。他觉得读每个人都能读的书,并从中赚钱,让他有一种赢了的感觉。
至今还可以准确说出1930年奥马哈的人口为214006人。巴菲特说,有些数字会一直跟着你。
他说他每天依然会花5、6个小时读书。
做能力圈内投资
巴菲特强调投资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所以他一直呆在圈内,不理会圈外的东西。
人们在做股票投资时会倾向于过于频繁的操作,就是因为流动性太强。但是在巴菲特表示他可以看一千家不同的公司,但不必每一家都看准,甚至不用看准其中50家,这样他才能去选择他想要出击的。
专注
1991年,比尔盖茨被母亲叫去和巴菲特见面,但是盖茨当时特别不情愿:“巴菲特只会玩股票,我和他之间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不过他错了。刚一见面,这位传奇投资人的态度和世界观就打动了盖茨,于是从那天开始,两位超级富豪之间产生了最深厚的友谊。比尔盖茨的爸爸叫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写下对他们最有帮助的一个词,他们不约而同地写下了“专注”这个词。
比尔盖茨说,他们俩都是工作非常努力的人,都不喜欢无聊的事情。
专注一直是巴菲特人格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他对新事物感兴趣,他会大量阅读资料,会想遇见和它有关的人。盖茨也一样。因为专注,盖茨和巴菲特对自己不关心的事情一无所知,比如,他们不了解烹饪和艺术,也对物理和宇宙全然不懂。但是同样因为专注,关于商业,这两位的认知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并且能力圈在不断地扩大。
爱思考
巴菲特很享受思考的过程,他认为思考钱的问题很容易。
复利
巴菲特从小就爱将一分钱变成更多的钱,他深受“不要亏钱”原则影响,“滚雪球”赚钱。
他7岁时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名叫《赚一千美元的一千种方法》,书里介绍的一种方法,就是去买一架投币的体重计。“我坐下来计算,买第一台体重计要多少。多久之后获得的利润购买另外一架。我坐着在那里画了一张福利表格,思考要多久才能让世界上人人都有一台体重计,那需要全美国人每天称重10次,我只需要坐在那里,像体重计行业的约翰·洛克菲勒一样。”
危机意识
巴菲特是一个很有危机意识的人,他花了1美元买了7份旧的纽约时报裱在办公室,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避免情绪化
巴菲特是一个很理性的人,他认为如果你投资时过于情绪化,那肯定会做不好。因为你可能对股票有很多情绪化的想法,但是股票对你却没有感觉的。
护城河
巴菲特说投资要遵循的两大法则是不要亏钱。
因此巴菲特会找有护城河的公司做投资。“买下一家公司的股票,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产品名字、产品品牌,还有产品真正的经营权。”
一些细节:
1、每天早上,巴菲特开着自己的车去上班经过麦当劳买早餐,他说他的选择有三种:2.61美元,2.95美元,3.17美元。
如果市场不太景气,就吃2.61的。
如果一切都还不错那就吃3.17的,有火腿、鸡蛋、奶酪饼
如果早上看到股票跌了就吃2.95的
2、21岁之前,巴菲特一直很害怕当众演讲,他说他做不到,会呕吐的。但他知道,如果他不改变,就永远改变不了。于是他特地参加戴尔·卡内基的课,锻炼自己的公共场合演讲能力。
3.巴菲特折磨老师的方式是卖空老师买入的股票。。。
4.巴菲特有3个孩子,作为股神的孩子,他们表示生活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巴菲特每天回家一起吃晚饭、每晚摇着孩子睡觉给孩子唱歌。
5、巴菲特非常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并不在乎钱,只相信自己的内心,而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不知不觉,他从他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第一次读关于投资的书,是在他爸爸的办公室里。很快,他就读完办公室里的所有书,有些读了不止一遍。
6、尽管巴菲特是从事投资的,也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他没有计算器或者电脑。
巴菲特表示,在他整个人生中,他花去的钱从来不会超过他赚的钱的1%。其他99%都给别人了,因为那对他没用。但他一开始是想把钱存起来,用复利方式把钱越滚越大,再由他妻子苏西来处理他的财富。然而苏西在2004年时去世了。于是2006年,巴菲特将本来打算死了之后再捐献的大部分财富早早的捐给了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并成为捐款最多的慈善家。
他表示,那些钱既然对他没用,捐献给其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巴菲特表示他不害怕死亡,虽然他的身体开始退化,但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相信百年后,巴菲特仍会被历史记住,但我们不知道他会以怎样的角色被记载。是一位著名投资者?还是一个慈善家?但巴菲特说他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教师。
“在我看来,人生就像一场电影,但你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重要的是你要找一份哪怕你不需要工作也愿意做的事情。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起来,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60多年来,我都是跳着踢踏舞去工作。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这部纪录片得到了巴菲特及其家庭的大力配合,展示了巴菲特身为商人和投资者的一面。不过,它的真正主题是巴菲特本人更鲜活的一面,以及他和自己最爱的人之间复杂又纠结的关系。
影片依然为我们讲述了巴菲特经商生涯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他早期的创业尝试——挨家挨户卖苏打水和口香糖,一天送500份报纸——他对数字的热爱以及从小就有的对股市的兴趣。
巴菲特在纪录片了讲述了他如何找到价值投资之父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并从他那里学到了“捡雪茄屁股”的价值投资方法——有些企业虽快要倒闭但仍市值依然是被低估的,因而仍能从其身上赚钱,(就像你发现一个雪茄屁股,还能抽最后一口一样)。
影片里还清楚讲述了他和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合作历程。芒格帮助巴菲特从以便宜的价格购买经营不善的企业,转向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秀蓝筹公司的股票——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可口可乐公司。这一投资观念转变也成了巴菲特积累巨额财富的基础。
但《成为巴菲特》远非简单的大师传记。影片里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对巴菲特私人生活的探究,尤其是他与第一任妻子苏珊的关系。人际关系不是巴菲特能轻松驾驭的事情。片中,他坦言“我对现实世界不是很开窍”,同样他对情感世界也不是很了解。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巴菲特在社交方面像个笨拙的孩子(他把自己日后的成功归功于年轻时听了人际关系大事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的公共演讲课程)。可以说,这部纪录片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认为金融问题“很简单”而人才是“最难懂”的大师形象。
有时,巴菲特会很典型的心不在焉,深陷在自己的思绪中,经常忘掉周围的情况。(比如他不记得卧室或客厅墙壁的颜色。)对他身边的人来说,这并不是好事。在接受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查理•罗斯(Charlie Rose)采访时,苏珊曾说,“巴菲特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
孩子们也有同感,他的儿子霍华德觉得很难和父亲进行情感交流,因为“那不是父亲的常规运转模式”。女儿苏茜觉得和他说话时必须用简短的字节,因为如果说的太多,会发现“他已经又不知道在想什么宏伟大业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菲特理智内向的性格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从纪录片来看,巴菲特的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可能增强了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他的父亲为人亲切且富有感召力。巴菲特至今仍把父亲的肖像悬挂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我收到最好的礼物,就是有这样的一位父亲。”
但才华横溢且雄心勃勃的母亲则是另一风格。她被慢性头痛困扰,据巴菲特回忆,“她犯病时会大喊大叫,你根本不想呆在她身边。”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要更率真一些,直言自己曾被母亲“吓坏了”。在她的记忆里,“早晨醒来后要听一下妈妈的声音。通过她的声音来判断接下来的一天是好还是糟。”很有可能,巴菲特在情感上的保守在某种程度上与家里的混乱有关。
多年以来,巴菲特一直在摆脱自己的内向。在这部纪录片里的他努力尝试、虽然笨拙但最终成功地向全世界敞开心扉并不断接受更多的事物。巴菲特把这种尝试几乎全部归功给第一任妻子:“我是一个不平衡的人,她把我重新摆正。”
苏珊在1977年离开奥马哈(巴菲特在那里生活了六十多年),但两人的关系仍很亲密(而且从未离婚)。苏珊撮合了巴菲特和阿斯特丽德•蒙克斯(Astrid Menks)。---在苏珊去世后,巴菲特与后者结婚。从某种意义来说,苏珊才是这部纪录片的真正主人公——她一直是推动巴菲特成长为一个真正男人的力量。
她带动巴菲特关注公民权利和女权,推着他成为公众人物,鼓励他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更多钱捐赠出去。(凭借对复利的热爱,巴菲特累计了大量财富,并希望在自己去世之后把钱捐出去。)跟片名《成为巴菲特》相悖的是,为了成为那个慈爱、谦逊、公开反驳特朗普的公众人物“巴菲特”,巴菲特本人必须在很多方面不做自己,或者不展现自己最本性的一面。
片子里还能看出巴菲特身上的另一个悖论:让他怵头人际关系的性格,恰恰是让他成为一名出色投资者的品质。比起简单地用对数字的痴迷来解释他的成功,这一性格因素要隐藏的更深。事实上,他真正的天赋并不只是挑出被低估的企业,还在于他能在市场不可避免的波动中能坚持持有这些企业。那不仅仅和眼光有关,更需要在其他人都不理性时能让理性战胜感性,在其他人都害怕时能让自己保持镇定。
伯克希尔办公区的墙上挂着被裱起来的不同市场恐慌时期的头版报道,像1929年的金融大崩溃时期等。巴菲特想借此警示员工不要被一时的激情左右。所有的投资者都知道应该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真能够做到在其他人尖叫卖出时买入,在每个人要买入时保持克制。但巴菲特做这些就像呼吸那么自然。不过,显然这种让自己跟周遭一切分离开的“超理性”或许会让生活里的日常交往变得很难。生来注定成为投资大师的巴菲特却不得不努力让自己搞定日常生活。
想第一时间接收英语演讲文章&视频?置顶精彩英语演讲就对了!操作办法就是:进入公众号——找到“置顶公众号”—— 开启。